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明确提出了“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其中之一,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把握国际传播规律,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增强我国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是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途径。在国际传播中,我们既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又要虚心学习,发扬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文明特性,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文明优秀成果,从而实现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流与借鉴,在互通共融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互动的过程,需要我们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积极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增强世界对中华文明的理解,最终实现“美美与共”。因此,不断增强在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自信是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吸收和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这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外生动力的体现。要以平等、包容、客观、敬畏的心态看待世界其他文明,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每一种文明的独特价值,不断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要搭建开放包容的文明对话平台,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让世界人民更好了解中国,让中国人民更好了解世界。此外,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化解未来全球性危机问题,就需要依靠新的具有更大包容性、反映全人类共同诉求的文化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未来文化体系的建立指明了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全人类未来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未来前途的最深层思考和最有力回答,体现了中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要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心灵沟通,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认知和彼此信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为世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文明活力,增进全球人民福祉,实现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作者分别系皖西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