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积极探索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方式
2025-03-24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明确提出了“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其中之一,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把握国际传播规律,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增强我国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传播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着其独特的运行规律。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精准度、实效性,必须解决好“怎样传播”的问题。国际传播要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要加强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规律,在传播渠道方面掌握现有媒体和交流平台的传播特点,准确研究和把握不同受众的接受特点,并结合他们对信息的实际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做具体信息。要结合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在全球广泛应用的新语境,把握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做到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齐头并进,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受众群体的精准传播方式。要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努力实现传播技术与传播艺术的完美结合,走出“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困境。要发挥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融媒体平台。要发挥自媒体平台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用户更活跃的优势,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要做好中华优秀文学作品译介工作,把更多优秀文学作品翻译介绍到世界各国,以及开发创造出更多具有全球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实现以文化之、以文共情,让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更深入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此外,还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实现全方位、矩阵式、立体化、全景化传播。〔作者分别系皖西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讲师〕